高考提分热线:17335736709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高考资讯 > 备考技巧

高考失利,到底该不该复读?看完这些你或许有答案
分类:备考技巧 1245 阅读 2019-07-10

复读除“机遇”外,也有“风险”的存在。


从“风险”角度来看,就当前的形式而言,2020年高考形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,新高考改革的实行会给予复读生很大的风险因素。


首先,选择复读,就要面对重新选科的问题


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。其他同学从高一开始就已经逐渐的适应了这种模式,而复读生只有一年的时间去适应这种模式。这是其中一方面。


其次。每年的考题的难易程度都不尽相同


若是碰到考题难的情况,分数反而不一定会比第一次高。虽然分数线也会相应降一些,但是并不会对结果有大的改变。


从“机遇”方面讲,虽然2020年高考改革,由文理分科变成了3+3模式,但是复读生仍旧可以选择之前的学科,文科生就选政史地,而理科生就选物化生。


这样的情况下,虽然选择受限,但是会比其他同学有更好的基础,在充分准备了一年之后,知识掌握的也是比较扎实了,复读的这一年只是查漏补缺和提升的过程,有着比同届考生更高的起点,只要继续努力。就会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。对于复读生来说,这就是一种机遇。



过二本线的占到一半



只有程度较差的学生会去复读?不,什么人都可能去复读。一位老师表示自己复读班里的高四生中,有一半的学生过了二本线。选择复读少部分是因为发挥失常,大部分还是不甘心,成绩好的没考上清北不甘心;成绩中等的觉得差一点就进好学校不甘心,成绩差的觉得再给自己一次机会,一定能逆袭。


说到底,最让人后悔的,还是“我本可以”。


大学不是终点,去了哪所大学,对应未来会做什么工作、过什么生活才是这些复读生的终极决策标准。



再转一次转盘,一定能赢吗



像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甘肃这样的高考大省,复读能赢的概率并不大。很多复读生鼓励师弟师妹说真的不后悔,因为他们的结果是好的,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又岂在少数。就像转盘,转了一次没转到自己想要的,更大力地再转一次就一定能赢吗?


这么说并不是要给想复读的人泼冷水,如果你坚定地想选一个专业、一所学校,不考上誓不罢休,当然可以复读。


我建议你选择复读的原因,更多是因为对某一样东西的坚定,或是重大的发挥失误,而非那个模棱两可的“不甘心”。



“有期徒刑”一年



这个“有期徒刑”的概念,来自毛坦厂。在众所周知的“高考工厂”之一毛坦厂中,高三复读班的数量基本和应届生的班数持平,那里没有娱乐,每一个学生的时间都被作息表拆解的严丝合缝,宿舍里无法手机充电,除了学习,也找不到什么可做的了。


复读班的费用多在万元以上,毛坦厂附近的普通民办学校,收费高达4.8万。


这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讲已经是笔不小的费用,而选择以高考作为孩子命运出口而复读的家庭,大多数也是普通家庭。经济上的压力只是一方面,在高四巨大压力下朝夕相处的亲子关系,也会变得更加紧绷。


最大的压力和伤害来自自己,网友@奇怪的她 说,复读与其说是身体上的折磨,心理上的折磨更多吧。每次月考过后,名次表就会贴在大门上,进步多少,倒退多少,明明白白圈出来。可是复读生的心脏好像比应届生更脆弱,一次倒退,也是一次暴击,你会一次次地反问自己:读真的是好选择吗?我是不是浪费掉了这1年的时光。


如果你选择复读,你就要准备好承受旁人的眼光,准备好慢慢脱离原有的同学圈子,因为当他们都在讨论大学话题的时候,你必然觉得难过和疏离;


如果你选择复读,你要准备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,比如第二年高考的题,它可能更有难度,或者竞争者更多;


如果你选择复读,你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、你的自我怀疑、自我否定和绝望,告诉自己决定高考成败的不是有没有复读,而终究是有没有努力。


有同学说,复读时候每天下了晚修,都要一个人在操场流泪,平复一下情绪再回家,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些,可能就认证了那句:在那段黑暗无光的岁月里,恰是你野蛮生长的时期。


高四,让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可能性,同时也接受自己的不可能性,这可能就是复读最大的体验。


最重要的是,这个问题是高考出成绩后才应该想的问题。现在的你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复读上,别觉得这次考不好我再来一年,有这个念头,其实就是一种泄气了。


不管是高三还是高四,都得有背水一战的勇气,一鼓作气,血拼到底。



你要习惯只有你自己



不要妄想有太多的人关注你的高三。


在你因为成绩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,不要因为朋友没有给你一句鼓励而埋怨;老师会越来越严格,当你被老师批评后,不要奢求身边的同学来努力安慰你;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,当你痛苦于做题、背书、考试时,不要等着老师或者同学帮你解决问题。


能解决的,只有你自己。


因为所有人都开始拼,都开始埋头苦干,都开始刷夜学习,能帮你从其中脱颖而出的,只有你自己。


牢牢记住你的梦想,如果现在还没有,那就给自己定一个。哪怕现在实现它的可能微乎其微,你也要将它紧紧握在手中,作为你前行动力的来源。



不要拿“学不进去”当借口



很多同学苦恼自己想学,但就是学不进去。


我想说,如果你没有试过要求自己每天早上比别人早一点起床,早一点到教室,背诵语文英语;


如果你没有试过放弃周末玩玩玩的时间,来做一套理科试卷;

如果你没有试过狠下心告别手机、告别游戏、告别抖音、告别网络;


如果你没有试过在算了5遍某道几何题却仍然算不出的情况下,忍着不看答案,逼着自己拿出一张新的草稿纸上继续写第6遍的演算步骤;


如果这些你都没有试过,那你就没有资格说“学不进去”!因为你连想要学进去的欲望都没有。  



高考,还没到你拼天赋的时候



不要老拿“没有天赋”当借口。


几乎所有参加过高考,进入大学学习的同学,都会感叹,高中好简单啊,简单到你只需要把课本认认真真学好,作业仔仔细细做完,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。


所以,天赋不是问题,你的努力和毅力才是关键。


如果你语文作文总是及格都不到,却没有主动去搜集作文素材,去背满分范文,去学习写作技法,去多写几篇练习练习;


如果你数学次次考得不理想,却没有试过把教辅书上的基础部分认认真真记背几遍,把哪怕一丁点问题也要搞懂,然后不停地刷题、刷题、刷题;


如果你英语单选题总是错上两三道,却没有试过看着错题老老实实翻书找到答案,并把错因写在笔记本上用红笔标注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,然后经常翻看;


如果这些你都没有试过,那请你不要用“没有天赋”当作逃避的理由。


因为,区区高考,还没到你拼天赋的时候。



浮躁,只是弱者逃避现实的借口



嘴上说浮躁,或许心里只是想逃离作业、逃离教室、逃离那令人窒息的高三生活吧。这说的是你吗?


某个时刻,你只是翻开试题研究,看到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而留下的那片刺眼的空白,却没有勇气熬上一个通宵把空着的部分补上。所以你厌烦地合上它,跟自己说“我很浮躁”。


看着桌子上堆积的真题分类卷,一叠一叠的卷子像在无声地嘲讽,本来计划给自己业余时间刷题,却总是连翻开第一页的斗志都没有。所以你放下它,跟自己说“我很浮躁”。


或者,你只是翻开课本,看到因为上课打瞌睡而留下的干干净净的书页,却没有胆量找到老师让他留你在办公室补上你缺漏的笔记。所以你痛苦地合上教材,跟自己说“我很浮躁”。


浮躁不背这个锅,你的懒惰、懈怠才是罪魁祸首。



迷茫,是你对自己还不够狠



总是觉得迷茫不知所措,其实只是因为没有狠下心去做而已。


一模考试后,你拿着考试的排名,按照老师教的算法计算着自己的名次,再对照目标大学历年的分数线,你惊讶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。


然后呢?你想自己已经很努力了,却总看不到效果。你开始迷茫不知所措,不知未来几何。你却从来没想过,现在立刻马上,就去动手把一模试卷全部分析整理一遍,把错的题全部搞懂弄清,并找来相同题型练一遍,再练一遍。


奔跑起来,缩小那个差距,你才配得上你的梦想。



你所做的努力,从来都不够



不要拿“以后有的是时间”来安慰自己,因为你“放松休息”的这个周末,很有可能就会累积成你和对手之间永远也追不回来的差距。


不要拿“我今天已经很努力地做完了作业”来满足自己,因为你踩着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回家的时候,还有人正好在十点半前刷完一张你见都没见过的数学卷子,正拿着红笔在一道一道地订正……


“看了一遍参考书的人,绝对赢不了看了五遍的人”。


记住,总有你所达不到的极致,总有你争取不来的完美,你所做的努力,从来不够。



高考还早,别人已经奔跑



很多同学看到这里,可能还会想:“没事,高考还早”。


刚升高三的时候,有人问:“高一高二没学好,高三还能逆袭吗?”


寒假结束的时候,有人问:“高三上学期没学好,下学期还来得及吗?”


高考前一个月的时候,有人问:“最后一个月,怎么学才能逆袭黑马?”


在你一次次这样问的时候,别人已经开始奔跑了;而当你想奔跑的时候,别人已经起飞了。


努力,从来都不嫌早。


因为高考成绩真的太重要,重要到只是一分,你就可以去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;多做对一道题,你的大学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。



声明:本文内容由天一高考网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转载请注明准确出处。

微信扫码关注“清北之道”公众号,为您推送最新、最实用、最有趣的高考讯息,天一高考欢迎您的关注!

 


免费试学
想快速提高成绩?考进理想名校?赶快告诉课程顾问,天一高考帮您倍速提分!
请输入正确手机号